本文目录一览:
未解之谜!古印度最初的文字是如何创造的?
中华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和古印度文明是四大古文明,它们都在四千年以前创造出了自己的文字,其中,古巴比伦文明的文字以苏美尔人文字为代表。苏美尔人用小棍在湿泥板上按压出楔形文字,晾干后保存。古埃及人则是用小棍儿之类的东西在沙盘上画出象形文字,然后再誊写在羊皮或布上,因为沙盘上的文字是无法保存的,之所以如此,可能的原因是那时还没发明笔,只能用细木棍之类蘸着墨水一点一点地描,无法写快,存世羊皮卷《圣经》可能就是古以色列人从古埃及人那里学来的方法。古埃及人后来发明莎草纸和鹅管笔,最终完成西方古代社会完善的书写体系。而最早的古印度文字是印章文字,至今尚没有发现古印度人是否把印章文字书写成文的证据,可能印章文字并没有记事记言的功能,后来印度人才在宽大的树叶上写字成文,例如佛经中的贝叶经。
印度河流域文明时期已出现了文字系统,但它没能流传下来,而是随着文明的消亡而消失了。关于文字起源,印度神话中有这样的故事:创造神梵天在创造了世界万物之后,觉得人们除了运用声音互相交流之外,为了避免遗忘,还应该有一种符号把已发生过的事记下来,于是他根据万物的形状创造了文字。这个故事虽不可信,但如果仔细看看印度文字,还真有那么几分相似!
20世纪20年代,人们在古印度人生活的地方,发现了许多保存在石器、陶器、象牙等物件上的奇怪符号,经过研究判断,这些符号是一些发音符号,同时还有一些表意符号,可以看作是古印度的文字,它们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但是,在印度古城哈拉巴、摩亨佐?达罗和罗塔尔出土的“天书”更让考古学家惊喜不已,这些“天书”是出土印章上的文字。印度发现的印章已达2500多枚,一般为2.5厘米长的正方形,制作材料有石制,陶土制作和象牙制作等等。印章上的文字笔画主要有直线和曲线两种符号,方向为从右向左书写。
在摩亨佐达罗发掘的一些石制印章上,发现了动物图案和一些模糊的奇怪的图案,有人推测这就是印度文字的雏形,但是专家们难以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比起出土的坟墓、废墟、残垣断壁,印章上的勾勾划划,无一不是向人们昭示着准确的信息!
印章上的图形主要是牛的形象和其他形状的图形。因为牛在古印度人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或许是出于对牛的崇拜的原因,才能在这么多印章上看到牛的影子。当然,在印度河流域的人们还崇拜天神,故而印章上还可以看到大象、羊还有山川等自然景物。地位尊贵的、显赫的人也把自己独特的标志刻印在印章上,这样随时都可以用印章。
古印度印章的刻画图形和文字符号,蕴藏着深邃的古印度文明,向世人传达着古老深沉的故事。专家们为了走进古印度的天堂,而努力地进行探索!赫罗兹尼认为印章上的文字属于印欧语系,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很多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它也许是印度土著的达罗毗荼语。通过研究,英国考古学家马歇尔于1924年9月得出结论,他认为印度古文明是土生土长的。1976年,美国学者费尔塞维斯综合各家的研究成果,认为印章文字体系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属于古达罗毗荼语。但是,信服的论断依然缺乏,印章文字到底属于什么语系?它对印度河流域以外的文明有哪些影响?这些问题成为古印度文明之谜的重要一环。
印章是古印度文明的结晶,只有不断发现并破解印章上的玄秘或许才有望拨开迷雾。
历史上没有道德的人
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小人可能是侯景
看看他的履历。
侯景(503~552),字万景,小名狗子(从他这样的小名看来,他的字明显是后来发迹后起的)。北魏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南)鲜卑化羯人。少年时就顽劣不羁,横行乡里,是当地著名的恶少。成年后身高不满七尺,但深受边镇剽悍好武风气影响,骁勇有膂力,因左足生有肉瘤所以行走不稳,但是擅长骑射,因此被选为怀朔镇兵,后又被提升为功曹史、外兵史等低级官职。
北魏末年边镇各族人民大起义飚起,响应者不计其数。侯景与怀有天下之志的怀朔镇队主高欢奸雄识奸雄,惺惺相惜,同图建功立业。528年四月,尔朱荣乘孝明帝元诩被胡太后毒死之机,举兵入洛,发动河阴之变,攫取北魏军政大权。尔朱荣权势熏炙,各地豪强纷纷投奔,侯景亦率私兵归尔朱荣。为开辟前程,又向尔朱荣麾下名将慕容绍宗学习兵法。由于机警敏捷,侯景迅速提高了作战指挥能力,没多久连慕容绍宗倒要反过来求教他,甚得尔朱荣器重。
六镇起义之火刚被扑灭,河北变民军之火又燃烧起来。528年八月,变民军首领葛荣率军围邺,号称有百万之众。尔朱荣受诏讨葛荣,任侯景为前锋,同率精骑七万,倍道兼行,东出滏口,与葛荣决战。葛荣自诩久历戎阵,威行河北,己众敌寡,胜券在操。他骄傲轻敌,在数十里平野上箕张平推迎战,分散了兵力。尔朱荣与侯景利用了葛荣的严重错误,腹背夹攻,突破薄弱处,大败义军、生擒葛荣。河北起义军从极盛而一战败亡。侯景战功卓著,擢为定州刺史、大行台,封濮阳郡公,崭露头角。
530年九月,尔朱荣入洛阳时被朝廷所杀,高欢很快就和曾与他约为兄弟的尔朱兆翻了脸,大打出手。533年,高欢消灭了尔朱氏集团,掌握了北魏的大权。侯景见高欢势盛,遂率部依附高欢。534年,因君相矛盾激化,孝武帝元修奔关中依宇文泰。高欢立元善见为帝(北魏孝靖帝),东西魏分立。宇文泰据关中与高氏抗衡,南有萧梁,天下三分之势乃成。侯景从此受到高欢重用,成为东魏重要将领。他悍勇能战,驭军有法,特别注意以厚利抚纳笼络士卒。每战胜后都将所掠财宝分与手下将士,故得部众拥戴。他精于韬略,机诈权变。由于善挟巧诈,作战多捷,侯景自视甚高,桀骜不驯,对东魏勇冠一时的猛将高敖曹、彭乐等不屑一顾。
东魏迁都于邺后,高欢置重兵于河北,自居晋阳,全力对付西魏和北方的柔然,对与梁接境的河南一带鞭长莫及。河南古称“四战之地”,战略地位重要。高欢选中侯景,经略河南。侯景开始苦心经营,534年,攻荆州都督贺拔胜,在荆州连败贺拔胜、独孤信、史宁等西魏骁将。
536年,他率领7万大军侵梁楚州,擒获梁刺史桓和,接着乘胜进击。结果从未遇到过敌手的他,这回遭遇了生平少有的奇耻大辱:被南梁传奇式的名将陈庆之率领的1万余兵马打得落花流水,尽弃辎重逃走。他南侵的势头也被这当头一棒压住了很长时间。
因为久居河南,侯景对南朝梁廷腐败状况了解得非常深切。他藐视梁武帝萧衍妄敦戒素、佞佛昏谬,曾夸口说:“我愿请兵横行天下,过江生擒萧衍老头子,让他去当太平寺主。”
537年,高欢大举伐西魏,任侯景为西道大行台,经略关西地区。侯景建议兵多力有余,宜分前后二军相继而进。前军若胜,后军全力,前军若败,后军承之。高欢不纳此万全之计,结果于十月在沙苑战败。其后,侯景马上向高欢请劲兵数万,言称追击宇文泰骄胜之兵可获必胜。高欢妃娄氏对丈夫说:“侯景此去即使能击败宇文泰,也肯定不会回来了(指他企图乘机割据关中)。”于是高欢没有采纳侯景的建议。
沙苑战败后,西魏军东进洛阳,河南诸郡多降。为争回此战略要地,538年二月,侯景率卢勇等将西进,攻下南汾州、颍州、豫州。秋七月,侯景与高敖曹围西魏将独孤信于金墉城,宇文泰亲提大军急趋救援。侯景布阵坚固,北据河桥,南依邙山,一战几乎生擒宇文泰。只因西魏援军继至,兵势复振,宇文泰才反败为胜,击斩高敖曹。此次河桥之战中,侯景善于因机制变、因形用权的特长引人注目。战后,高欢对侯景信赖有加,依仗他有如自己的半个身子。
541年秋八月,东魏任侯景为尚书仆射、河南道大行台,使领军十万,专制河南。既以备梁、西魏,又使讨叛逆。
从此侯景成为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河南殷实富裕,人口百万,侯景在此经营多年,早与当地豪族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发展成强大的地方势力,初步具备了割据的经济、政治诸条件。如今又获得在朝中仅次于高欢的显赫地位和权力,更是如虎添翼。543年,东西魏在邙山大战,东魏获得大胜。侯景也因用计赚取虎牢城,连收北豫州和洛州,被封为司空;545年改授司徒。侯景官高权重、实力雄厚,因此飞扬跋扈。他轻视高欢之子高澄,说:“高欢在,我不敢怎么样。高欢要是死了,我绝不能与鲜卑小儿(高澄)共事。”因被高澄视为肘腋之患,也引起了高欢的疑忌和防范。547年正月,高欢病危。他对高澄说:“侯景狡猾多计,而且野心勃勃,我死后肯定不能为你所用。在朝中的大臣中,只有慕容绍宗可以和侯景匹敌,我一直不重用他,就是为了留给你去迁升他,让他去对付侯景。”高欢一死,高澄立刻先发制人,以其父的名义给侯景写了封信,要求他到晋阳来。据说,侯景当初曾与高欢有过约定说:“我领兵在外,须防诈谋,以后您给我写的书信,请加上一个暗号。”但是,高欢在临终时忘记了告诉儿子这件事,以至于侯景接到信后知道有诈,马上反叛。其实当时侯景尾大不掉,一直都受到高欢猜忌,一旦入朝,脱离根本,就威权尽失,性命也难保,即使没有密约暗号这回事,他也不可能入京自投罗网。于是侯景开始据兵反叛。河南诸州也多响应侯景。东魏在上年进攻韦孝宽镇守的玉壁,不但不胜,反而损失了7万多人马,元气大伤,高欢新死也使得朝野振动,侯景反叛又使东魏西、南两面受敌,形势极为严峻。
高澄毕竟是老狐狸高欢的儿子。为尽快平叛,他对侯景许以种种优厚条件诱降,同时遣重兵昼夜兼行,企图包围侯景,一举歼灭之。侯景仓促难敌,急举河南六州降西魏请援。二月,又遣行台郎中丁和上表萧衍,倾河南全境豫、广、颍、洛、阳、西扬、东荆、北荆、襄、东豫、南兖、西兖和齐十三州降梁求援。谋援举地数量的不同,透露出侯景对西魏心存疑虑,投降乃是解急权宜之计;而对南梁则无所顾忌,暗藏险恶用心。梁朝臣们都不同意接受侯景。可是当时已经83岁的梁武帝萧衍却说自己不久前做了个异梦,梦见中原牧守以地降梁。权臣朱异为邀宠,硬把此梦解释为天下统一的征兆。于是老糊涂萧衍以为自己异梦通神,竟然利令智昏,引狼入室,欲藉侯景扩土北进。他纳降,并封侯景为河南王、大将军、大行台,承制如邓禹故事。五月,东魏韩轨领重兵围侯景于颍川,窘困中侯景再割东荆、鲁阳、长社、北兖四城向西魏请救。宇文泰深谋远虑,既不愿放过此稍纵即逝的东进良机,又审慎冷静地注意防范诡诈的侯景在危机解除后反悔。
他决意相机行事,纳降后乘势进取河南。遣兵前往颍川解围,又派荆州刺史王思政抓紧接收七州十二镇。东魏兵退,侯景出屯悬瓠。喘息未定,宇文泰召其入朝,企图虚委重任,实去其权。侯景自然不中圈套,公然宣称:“我以和高澄雁行为耻,又怎么能和大弟(宇文泰)并肩而行?”决计南下,图谋南梁。
萧衍纳降后即派兵运粮应接侯景。547年八月,贞阳侯、萧渊明受命率十万大军屯寒山,与侯景犄角,大举北伐。十一月,东魏慕容绍宗大败梁军,俘渊明,再回师进攻侯景。两军于涡阳对垒。侯景命战士皆被短甲、执短刃、入阵砍人胫马足,大败慕容绍宗。绍宗部下、后来的一代名将斛律光狼狈逃走,张恃显落马被擒。绍宗慨叹说:“从未见过像侯景这么难对付的家伙。”于是定计深沟固垒。两军相持数月后,侯军粮尽。548年春正月,侯景部将暴显等降绍宗,侯景4万多人的大军溃散,只能收散卒步骑800逃走。正不知道往哪里去好的时候,突然机会从天而降:南梁的马头(地名,在寿阳西北)戍主(官名)刘神茂一直对南豫州(州治在寿阳)监州事、名将韦睿之子韦黯不满,见侯景到来非常高兴,前去参见并献上了取寿阳的计谋。侯景依计行事,来到寿阳城下,派人去见韦黯,说自己是朝廷的客人,如果不接他入城,魏兵追到,自己有失的话,朝廷必然会怪罪。韦黯信以为真,开门迎接,侯景一进城就夺了韦黯的权,占领了寿阳。韦黯逃走,后来在台城保卫战中病死。正常人听到这种消息,应该是勃然大怒,下令征讨,谁知萧衍却顺势任命侯景为南豫州牧,侯景心中对萧衍的蔑视也就可想而知了。
东魏乘胜收复失地,即利用萧渊明作为筹码,遣使述高澄愿与南梁和好之意,企图离间梁、侯,坐收渔利。此时侯景要兵没兵,要地没地,身价大减。548年二月,梁与东魏间开始协商议和事宜。侯景害怕南北和好后,自己会变成筹码,就上书对萧衍说:“陛下和高氏联合,我将如何自处?”萧衍信誓旦旦,保证不会出卖他。侯景不太放心,又向萧衍求与南朝高门王、谢结婚,萧衍说:“王、谢门第太高,不如退而求其次,向朱、张以下门第试试。”侯景恨恨地说:“什么门第,总有一天,要把吴中儿女配给奴隶!”为摸清萧衍真实态度,侯景诈作东魏书信,说愿意以萧渊明交换侯景。萧衍中计,回信说:“你早上送还萧渊明,我晚上送还侯景。”侯景勃然大怒,说:“早就知道这老头心肠薄得很!”心腹谋士王伟劝他:“是坐以待毙还是起大事,该决断了!”
于是侯景决心反梁,把所属各城的居民都招来当兵,并把百姓的女子都配给将士,大肆进行战备工作。在建康的梁朝廷对仅500里以外发生的事情竟然浑然不知,侯景在寿阳有什么需求,梁朝廷都尽力满足。他要一万匹锦为军人作袍,朱异照发,只是用青布代替锦。他嫌朝廷发的武器不好,请求派京城的工匠到寿阳为他造武器,梁朝廷也照办。养虎已经是一件蠢事,还要不停的激怒它,再给他装上锋利的爪牙,岂不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其间合州刺史萧范多次报告侯景企图谋反,萧衍不听。侯景联结羊鸦仁造反,羊鸦仁不从,还绑了侯的使者去建康报告。朱异仍不以为意,说:“侯景只有几百残兵败将,搞不出什么名堂!(数字是对的,不过是过去时而已)”梁朝廷甚至还把自以为脑袋一定不保的使者送回寿阳。侯景见状更是肆无忌弹,反而告羊鸦仁诽谤,还威胁说要率兵渡江,给朝廷一个好看。萧衍居然让朱异对侯景的使者说:“寻常穷人家有三五个客人,还招待得很好。朕有一个客人却惹得他生气,这是朕的过错。”还厚加赏赐。
侯景在努力备战的同时,还暗结早就觊觎皇位的梁前太子、临贺王萧正德,密约事成后拥萧正德为帝。萧正德天真地应允了。准备就绪后,八月,侯景以诛奸佞骄贪、蔽主弄权而为时人憎恨的中领军朱异、少府卿徐驎、太子右卫率陆验这三个奸臣为名,在寿阳起兵反梁。萧衍听到侯景造反的消息,拈着胡须,豪迈地笑道:“不妨不妨。待我折根竹鞭,抽他一顿就行了!”派出儿子邵陵王萧纶统大军讨伐。
南梁后期,早已危机四伏。因北魏分裂,无暇顾及江淮,萧衍见边境安宁,经济发展得也不错,竟沉迷佛教,废弛朝纲,多次演出舍身出家的丑剧。士大夫上行下效,争尚空谈,不习武事。萧衍长斋事佛,自奉仁慈,但他的仁慈只对贵族和官吏有效。这些人在他的多方宽纵下,作恶有恃无恐,乃至白天杀人越货,劫道行凶。地方官残害百姓,直至搜刮净尽方肯罢休。
545年,梁散骑常侍贺琛痛陈时弊,言户口减落,风俗侈靡,官场腐败,经济凋敝,一刀刺中要害。萧衍恼羞成怒,大喊要他拿出证据来(好像现代的某些国家干部也经常对新闻媒体说这句话,呵呵),最后不了了之。梁朝阶级矛盾日益激化,自527年至侯景叛乱的548年中,梁朝农民多次揭竿而起,参加者万人以上的较大规模起义就高达八次。南梁已经危如累卵。侯景起兵,及时准确地利用了南梁社会的尖锐矛盾。他传布檄文,直斥梁朝贵族和官吏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陈词慷慨激昂,颇具煽动性(应该也是他的智囊王伟琢磨出来的)。且起兵之初约束军纪,不使扰民,故而颇受北兖州等地人民的响应。梁宗室诸王见萧衍年老昏庸,又舍嫡立庶,也不免隐生雄心。侯景南下正好提供了他们借勤王之机,勒兵观变的机会。
侯景听说大批梁军前来征讨,与王伟商量,王伟建议放弃寿阳,采取掏心战术,直取建康,获得采纳。九月二十五日,侯景以打猎为名,出寿阳城,十月初三,奇袭攻下谯州,二十日进兵历阳,击斩了名将兰钦之子兰夏礼,迫降太守庄铁。而这一个月间,梁朝大军居然毫无任何行动。
十月十三日,梁朝廷才派出王质率3000兵巡江。历阳失守后,萧衍召见都官尚书、名将羊侃,询问方略。羊侃建议派兵扼守采石,阻止侯景渡江,再派萧纶袭击寿阳,使侯景进退失据,部下的乌合之众自然瓦解。朱异却不知凭什么一口咬定侯景不会渡江,萧衍也迷信天险长江;麻痹轻敌,拒绝这正确建议,放弃了主动攻击、消灭侯景的最佳战机。
萧衍也没有完全坐以待毙,他做出了一系列的防御措施,效果却比坐以待毙还坏:他派已经和侯景勾结在一起的萧正德为平北将军、都督京师诸军事,防守长江。萧正德则征集了几十艘大船,供侯景军渡江。名将陈庆之之子陈昕刚从外地回京师,他担心王质守不住采石,提议自己带兵去换防,萧衍采纳。谁知王质不等陈昕抵达就撤走,侯景得知后马上于十月二十二日率8000余人渡江,陈昕仓促迎战,战败被俘。他誓死不屈,又意图起事,侯景将他杀害,小报了自己当年输给他老子的一箭之仇。陈昕是陈庆之第五个儿子,十二岁就随其父入洛阳作战,其间曾亲自斩杀魏国大将,是当时梁朝的勇将。
侯景轻松越过天险,直扑建康。自从梁建国以来,四十七年中江南承平,罕见兵甲,叛军猝然出现,引起一片慌乱。萧衍不知所措,把军权交给太子萧纲,命羊侃辅佐萧纲。此时整个建康的唯一依靠就是羊侃。羊侃祖父在刘宋时曾随薛安都投北魏,父亲也是北魏官员,但一直教育儿子要回归祖国。羊侃在北魏官至泰山太守,于528年投梁。他文武双全,爱读《左氏春秋》和孙吴兵法,又善使一条两丈四尺长的两刃矛。
问题是,此时没人知道萧正德已经和侯景勾结起来,他仍然担负着防守建康正门宣阳门的任务。两天后,侯军抵建康朱雀桁南,萧正德大开宣阳门,迎接侯景军入城,建康守将庾信、王质、萧大春、谢禧等均不战而逃。侯景未遇激战就连下东府城、石头城,于十月二十四日进围台城,开始大举攻城。
台城军民在羊侃和萧纲的指挥下奋力抵抗。侯景大造飞楼、撞车、阶道车等攻城器具,羊侃见招拆招,一一破解。二十六日,侯景用几百只木驴攻城。木驴是一丈多长的六腿木架,上蒙湿牛皮,下藏六名士兵。士兵可以靠驴身掩护城墙,进行破坏城墙的工作。羊侃命令士兵投掷石块,木驴被砸得粉碎,叛军多被打死。侯景改用尖顶木驴,石块打不坏。羊侃就命士兵扎火把,插上箭镞,涂上油和蜡,点火扔下去。这种武器叫“雉尾炬”,箭插到木驴上,一会就把木驴烧成焦炭。侯景造起十多丈高的登城楼,推到城边,命军士从楼上向城中射箭。守军见状都很害怕,羊侃却毫不担心,说:“车子高大沉重,城边的壕沟却填得不牢,到了城边一定翻车。”果然不出他所料。侯景久攻不下,又损失了很多士兵,于是筑长围以断台城内外联络,采取长期围困战术。侯景捉住羊侃的儿子,押到城下逼羊侃投降。羊侃不为所动,说:“尽管杀了他!”过几天侯景又把他押来,羊侃说:“我以为你早死了,怎么还在!”取弓箭要射。侯景知道这样没用,反而没有杀他。
十一月,侯景立萧正德为帝,自为丞相,再攻台城。他利用家奴对主人的怨恨心理,宣称凡是家奴来投,一律解放为自由人。又找来一个朱异的家奴,封为仪同三司的高官,让他穿锦袍骑骏马,在城下对朱异大骂:“你做了三十多年官,才混到个中领军;我刚跟随侯王,就当上仪同了!”城中的家奴很快就有千余人逃了出去。
十一月二十三日,萧纶率领的回援兵马在兜了几个大圈子,渡江时又碰上风浪损失了一两成兵马后,才姗姗来迟。两军交锋,萧纶先小胜后大败,数万人马只剩下一千多人,仓皇东撤。此时羊侃又突然病死,终年五十四岁,台城中栋梁倾折。侯景乘机猛攻台城,幸亏城中有一个叫吴景的下级军官,精通对付攻城器具的方法,才顶住了攻势,杀伤了大量叛军。十二月二十三日,侯景停止攻城,引玄武湖水灌城,城中积水极深,形势更加危急。这时各路勤王的军马仍在采取观望态度,萧衍的第七子、荆州刺史湘东王萧绎兵多将广,却在十二月十四日才派出儿子萧方率兵数万出发。
勤王军中还是有忠义之士的。韦睿之子、衡州刺史韦粲知道侯景反叛的消息后,立刻率本部5000人急行军东进。司州刺史、当时著名的勇将柳仲礼是韦粲的表弟,也率万余人马来到建康。年三十夜,韦粲、柳仲礼、羊鸦仁、裴之高等诸军先后赶到,共十余万人,在秦淮河驻扎,推柳仲礼为大都督。549年正月初一,两军在建康郊区的青塘激战。突然天降大雾,韦粲军迷路。
侯景见状立刻挥军突击,韦粲力战不退,和儿子韦尼及三个弟弟韦助、韦警、韦构、从弟韦昂一起牺牲(韦睿、陈庆之、兰钦这些南梁名将的儿子都死在侯景之手,侯景堪称名将儿子的克星)。柳仲礼正在吃饭,闻讯马上扔下碗筷,前来救援,与叛军大战,斩首数百级,叛军在秦淮河中淹死千余人。柳仲礼几乎刺中侯景,但是遭敌将偷袭,在肩上被重重砍了一刀,几乎丧命。柳仲礼似乎被这次战斗吓傻了,从此拒不出战。随后萧纶收拾残兵,和萧方、王僧辨等人也来到建康城下,勤王军虽然人数众多,可是没有统一指挥,军心涣散,不敢与侯景对抗,而且军纪极差,使得百姓大失所望。
叛军围城日久,台城内粮食耗尽,军士煮弩弦、皮革制的盔甲、熏鼠捕雀而食。城中饥饿和疫病流行,死者横尸满路,后来仅剩二三千羸弱死守。侯景也渐粮饷不支,又闻梁荆州精锐援军将到,非常恐慌。这时王伟献计:假称求和,以却援足粮,休整兵马,待对方懈怠,再一举击破,获侯景采纳。549年二月,侯景与萧衍歃血为盟停战。萧衍不听傅岐的劝告,接受侯景的戢兵条件,割江右四州之地(南豫、西豫、合州、光州)予侯景,遣诸路援军返师,台城守卫也尽收兵甲。侯景及时补充军粮,缮修器械,休整军队。十余日后,毁盟重新开战,猛攻台城。三月十二夜,叛军攻上台城西北角,永安侯萧确抵挡不住,退回宫中,对萧衍报告:“台城失守。”萧衍躺在床上问:“还能不能打?”萧确说:“没法再打了。”萧衍叹道:“自我得之,自我失之,有什么遗憾的?”台城陷落,萧衍和太子萧纲都被侯景所获。侯景和萧衍有一段对话。萧衍问侯景:“渡江时有多少人?”侯景答道:“千余人。”又问:“围台城时有多少人?”答道:“十万人。”再问:“现在呢?”侯景骄傲地答道:“四海之内,全都是我所有!”侯景在城中大肆抢掠,江南的士族,尤其是王、谢两家一概受到大规模的屠杀和凌辱。三月十四日,他又用萧衍的名义发诏书命令援军解散,柳仲礼居然奉命率军撤走。侯景懒得对萧衍动刀,只是不给他供应饮食。五月初二,这位笃信佛教的老头饿死,终年86岁,遗言是谁也不知道什么意思的“荷荷”两声。他为自己的昏庸付出了代价,本来死不足惜,只可怜江南的千万百姓也同时为他的昏庸付出了更大的代价。五月二十六日,侯景立萧纲为帝(梁简文帝)。
侯景自寿阳起兵,奇袭建康至攻陷台城,历时仅七个月。他率不善水战的少量北军,越过长江,长驱直入,短期内一举摧毁梁朝,实属惊人。他的成功与萧衍昏庸愚蠢密不可分,但也反映出侯景战术灵活,判断准确、工于心计的指挥才能。侯景所以敢以处于劣势的少量军队,大胆攻敌,关键在于善于用奇。他料敌正确,充分利用敌人的弱点,抓住宗室伪饰勤王、顿兵不战和援军将帅惧战自保、互相猜忌,梁军士气泄沓、没有正面打硬仗的战斗力等有利条件,集精兵锐卒,攻敌要害,速战速决,化弱为强,未战已先胜敌一筹。建康之战充分体现了侯景战术灵活、用兵诡谲的特点。
侯景自为大都督、录尚书事、使持节、大丞相、王如故。掌握梁朝廷大权。他废萧正德为侍中、大司马。六月,干脆杀了已经没有利用价值的萧正德。他准备除梁诸藩后篡位,派叛军东进浙东州郡。549年十二月,侯军攻陷会稽,尽有三吴。550年,侯景自为相国、汉王;十月,别出心裁地自封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简文帝萧纲已经成了他砧板上的一块肉。
侯景出身行伍,在长期的军旅生涯中,养成了反覆猜忍、残酷凶狡的性格。他有野心而无政治才能,生性暴戾嗜杀,不能真正收取民心,难于在南方站稳脚跟。故军虽锐勇,不能持久。他初至建康,军令尚严,后来久攻不下,人心渐散,粮草将尽,开始纵兵掠民。城破后,将病人与死尸堆在一起焚烧,惨不忍睹。还在石头城立大舂碓,有人犯了他的法,就投进里面舂死。又禁止低声说话,犯者株连妻族和母族。侯景遣军攻浙东时,公开提倡鼓励诸将烧杀抢掠和屠城,以扬威名,故其将领专务焚掠,杀人如草。没东西可抢时,叛军就掳掠人口,贩卖到北方。南方人民仇恨叛军暴虐,都奋起反抗。
叛军在建康和浙东肆虐,长江中上游萧梁荆、郢、雍、湘、益诸方镇却火并正盛。尤以湘东王萧绎为甚,他联结西魏翦除兄弟子侄,为自立清道。551年闰三月,侯景留王伟守建康,自己率军西向进攻萧绎等梁的亲王军队。从此时起,侯景在战术上犯了以己之短击敌之长的严重错误。
荆、郢多为水路,叛军以北方人为主,不善水战;侯景早已尽失民心,脱离建康根本,骤然难于驻足。侯景又轻视梁的荆州精锐,他兵分五千守夏首,再分一万趋巴陵,另有一路指叩江陵。兵分势散,各路又未能有效协同。叛军前锋任约军被萧绎击败,侯景率兵救援,四月,在西阳被长于水战的徐文盛打败。梁军的颓势开始扭转。侯景急遣轻骑三百袭陷郢州,擒刺史萧方诸。徐文盛等军心大乱,奔归江陵。王僧辩受命拒侯景,在巴陵沉船靡旗,伪装将遁。侯景中计,昼夜猛攻巴陵,数旬不克。叛军损失惨重,粮草缺乏,疾疫蔓延,战斗力大损。六月,赤亭大战中,梁将胡僧佑和陆法和击败并生擒任约,断侯景一臂。侯景只得放弃经略江汉,退归建康。梁豫州刺史荀朗在途中邀击,击破侯景后军。梁军士气大振,转入战略反攻。
侯景率领几千残兵回到建康后,和王伟商量要称帝,王伟认为这样可以显示权威,表示赞同。九月,侯景废简文帝萧纲,杀太子萧大器等宗室二十余人,立豫章王萧栋为帝,改元天正。十月,命王伟以祝寿为名,将萧纲灌醉,然后用土囊压死。十一月,通过传统的加九锡和禅让的方式,废萧栋自立为帝,改元太始,国号汉(一个羯人却以汉为国号,可以和当年刘渊一个匈奴人却以汉为国号交相辉映)。王伟提出要立七庙,侯景不懂,王伟告诉他:“皇帝必须祭祀七代祖宗。”侯景想了半天才说:“我就知道我父亲叫侯标,而且他埋在朔州,灵魂怎么会跑来这里受用?”最后就由王伟帮他的祖宗七代起名了事。
萧绎知道萧纲的死讯后,于552年三月,派梁江州刺史王僧辩、东扬州刺史陈霸先(后来的陈武帝)征讨侯景。梁军一直没遇到什么抵抗,直到三月上旬,抵达姑孰时,才遇到叛军将领侯子鉴,梁军战胜,三月十二日抵达建康城郊外,侯景率军堵塞秦淮河口迎战,陈霸先奋勇当先,渡过北岸,筑起营寨,梁军其他各部也陆续过河。十九日,两军交战,侯景率万余步兵,八百铁骑先后八次猛攻,都不能得逞。此时石头城中的守将开城投降。侯景又亲自率百余骑兵,弃长矛持短刀突击陈霸先军,仍然不能取胜,叛军士气尽失,大批溃散。侯景率部下数十人逃往吴郡。王伟逃往京口,被擒杀。侯景收拾残兵,有船两百艘,兵数千人。四月,他又在松江被击败,只剩一条船,几十个人。他在沪渎下海,准备逃往北方。
当初侯景在建康时,强娶南朝梁简文帝萧纲之女溧阳公主为妻,又霸占羊侃之女为妾,却用羊侃之子羊鹍为官。羊鹍把仇恨埋在心底,表面上装得忠心耿耿,经常跟随在左右。他乘侯景睡着的时候,命令水手改变航向,转往京口。侯景睡醒后见状,大惊,这时羊鹍带着几个人冲了进来,指着侯景说:“今天要借你的脑袋取富贵!”侯景本想跳水逃走,可是去路被封,只好跑到船舱里,想用刀砍开船底逃走,被羊鹍赶上,一矛刺了个对穿。身残志坚、一直致力于背叛事业的侯景结束了跌宕起伏的一生。羊鹍割开侯景的肚子,塞入大把的盐,以防腐烂,然后将他的尸体送到建康。
王僧辩将侯景的首级送给江陵的萧绎,其余部分在建康示众,片刻就被百姓撕得粉碎。侯景之乱至此结束。十一月,萧绎在江陵称帝(梁元帝)。梁朝亲王们的夺位斗争仍在进行,而西魏、北齐也在乘机不断蚕食梁的领土,江南人民的苦难远未结束,不过这些就不是本篇范围以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