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何为“三大先知书”,简单介绍其概况。
- 2、《先知》主要讲了什么?
- 3、十二卷小先知书,主要针对外邦的先知有哪几位?他们分别针对那个国家
- 4、《以赛亚》书主要讲什么?
- 5、《先知》的主要内容是?
- 6、先知有哪些主要内容?
何为“三大先知书”,简单介绍其概况。
三大先知书:I. 《依撒意亚先知书》依撒意亚出身于贵族,是以色列民族史上著名的先知之一,公元前740年即乌齐雅王驾崩的那年,蒙召执行先知的任务达四十年之久。本书可分为两大部分:i 第一部分:由一些较小的预言集所编成,但没有依照时代先后的次序来编纂。i 第二部分:通常称为“安慰书”,包括著名的四篇圣咏“上主仆人”的诗歌,预言默西亚王国的来临和光荣。讯息:上主是绝对的、威严及至圣的,由于以色列民已罪恶滔天,上主要借着战争来惩罚他们。但是这只是一种炼净,将有一位“上主的仆人”借着所受的苦难为他们带来救恩,把他们从充军的生活中解救出来。
II. 《耶肋米亚先知书》耶肋米亚是公元前七世纪末叶犹大国的先知,他是在公元前626年蒙召为先知的,以后历四十年之久,他在以色列民被充军巴比伦最惨痛的一段时期,执行先知的职务,最后更以身殉道。耶肋米亚在世时,虽然没有达成挽救百姓得免亡国的苦痛,然而他并没有失望,仍然信赖上主对圣祖所作的许诺,坚信上主决不会将他的选民永远抛弃不顾。耶肋米亚先知在犹大遗民中,的确留下了深刻的影响,那些充军到巴比伦的犹大人民,对先知的劝告逐渐有所领悟,并且表示衷心的悔改,下定决心重度真正热诚的宗教生活,期待天主救恩的实现。至于本书的著作问题按耶36:4所记述的,先知由公元前605-604年所讲的神谕,是由他的弟子巴路克所笔录。以后,所讲的和所经历的大事都是巴路克后来补录的。讯息:开始是严词责斥以色列民的罪过,但又善言相劝希望他们能彻底悔改,挽回国家不至惨遭灭亡。亡国后又安慰他们不要失望,要全心信赖上主,因为上主要和他们另立一个新和永久的盟约,并将新盟约刻在他们的心头上,置于他们的肺腑内。《巴路克先知书》�0�6�0�6 巴路克先知是和耶肋米亚同时代的人,且是耶肋米亚的忠实弟子,也曾作过他的秘书。在充军的时期,耶肋米亚和他一起被充军到巴比伦。本书第一部分是先知领导充军的同胞举行忏悔罪过,恳求宽恕,哀求天主救援的祈祷。第二部分是一篇赞颂天主智慧的诗。第三部分是先知的劝告和安慰。本书的价值在于明白告诉我们:以色列民到了充军之地,才忆起了耶肋米亚先知苦口婆心的劝告,悔不当初;于是努力改过自新,归向上主,最后再度蒙受天主的眷顾,恢复自由,并可回国重建圣殿。III. 《厄则克耳先知书》厄则克耳先知是属于司祭家族,于公元前597年与犹大王耶苛尼雅和所有的贵族和壮丁等,一同被掳到巴比伦。充军后第五年他得到天主的启示,在神视中见了天主无限的光荣,同时亦被召作充军的先知。他的任务可分两期:第一期他奉天主的命所宣布的和表演的象征行为,都是预示耶路撒冷将要遭受的灾祸和灭亡的先兆,这一时期的预言多是谴责和恐吓。第二期是在犹大亡国后,这时全部以色列民都陷入绝望的境地,先知遂转变了态度,开始宣讲安慰性的预言,说圣城和圣殿虽已毁灭,但天主决不抛弃自己的选民(33章),必叫他们由枯骨中复活(37章),使分裂的两国复合,叫四散的人民回归圣地重建圣殿。
《先知》主要讲了什么?
《先知》是纪伯伦的散文诗,写于1918年。
纪伯伦,黎巴嫩著名的诗人、散文作家和画家。
在纪伯伦的所有散文诗集中,《先知》被认为是他的“顶峰作品”,是他用全部心血浇灌出来的智慧之果。无怪乎被称作是“东方赠送给西方的最好礼物。”纪伯伦在《先知》中是以一位智者、一位“先知”、一位“至高的探求者”的身份出现,要人们去思考“生和死中间的一切”问题,其中包括爱与恨、美与丑、善与恶、罪与罚、工作与逸乐、理性与热情、法律与自由、婚姻与友谊、教育与宗教等等。他要把他所发现的“生活的美”传达给人们,他要把人类的“真我”披露给人们。他自信地掌握了“爱与美’的真理,他发现了“生与死”的秘密。而他所发现的真理,就是他在《先知》的尾声中说的,实际就是“你们意念中所知道的事情”,只不过他又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而已。而他所要披露的“真我”,实际上就是“人类本身所蕴藏的‘无穷性’”,而人们如果能摆脱精神上的一切束缚和枷锁,实现了本身所蕴藏的这种“无穷性”,那人们就会成为“巨人”,人类也就真正得到了自由。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纪伯伦是一个真正热爱着人类、真正希望人类获得自由、从精神上获得解放的人,他是一个向往着人类美好未来的积极人道主义者。纪伯伦希望人类不要再过“在日中匍匐取暖,在黑暗里钻穴求安”的那种动物一样的生活。不要成为眼睛只是盯着食槽的庸人俗子。
《先知》在艺术上充分体现出了纪伯伦的创作风格。它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并且从头到尾全篇都充满美妙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虽然它是富于哲理的散文诗,但人们读起来,却并不感到枯燥。诗人用形象、生动而又优美的语言把许多事物既对立又统一的道理深入浅出的讲了出来,阅读《先知》的时候,深感诗人那些闪烁着智慧和光辉的深邃的思想宝藏,使人犹如深入宝山,俯拾皆是,真是字字珠玑,妙语连篇,从形式到内容,都使人耳目一新,得到美的享受。
纪伯伦前期的小说创作获得了辉煌的成就,促进了阿拉伯小说的发展。他的小说的特点是富于现实性和战斗性,愤怒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专横和教会的凶残。
实际上,纪伯伦的小说也非常接近散文诗,它们并不以情节的安排和性格的刻画见长,而以人物大段的抒情倾诉为特色,通过抒情,反映出一定的社会现实,并对腐朽的旧制度作出强烈的批判。他后期创作的散文和散文诗,主要是表现对爱和美的追求,它们通常都具有深刻的现实内容和强烈的战斗气息,这突出表现在他的反对压迫和同情穷人上面。他在新的时代复活了早期基督教憎恨富人同情穷人的革命精神。他也常常拿富人和穷人生活作鲜明的对比,为孤儿寡妇呼救,为被压迫者鸣不平。由于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纪伯伦对于他祖国的人民,是既哀叹他们的不幸,又怨恨他们的不觉醒。
因此,他常常感到自己在人民中间是一个孤独的陌生人,一个没有人理解的先知,加之他在创作的后期,受到尼采哲学的影响,以及受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熏陶,这使他的散文和散文诗不免存在着比较浓厚的宗教气息和渗透着一种忧郁情调。虽然如此,他的作品并不是消极的。他深信黑夜必将过去,光明必将到来。
十二卷小先知书,主要针对外邦的先知有哪几位?他们分别针对那个国家
约拿:是针对尼尼微
但以理:是大先知,但是并不在以色列本国生活,应该是针对巴比伦的
《以赛亚》书主要讲什么?
《以赛亚书》主要内容是:
记载关于犹大国和耶路撒冷的背景资料,以及当时犹大国的人民在耶和华前所犯的罪,并透露耶和华将要采取判决与拯救的行动。在第53章整章描述大约在700年之后将临的弥赛亚耶稣的遭遇与人格特质。
扩展资料:
以赛亚书是大先知书的一卷,可以说是先知书中最重要一卷。新约圣经上引用诗篇的次数最多,其次就是以赛亚书,因为以赛亚书有很多关弥赛亚和福音的预言。有人认为以赛亚书是旧约圣经的福音书。
奇妙的是:以赛亚书共六十六章,(新旧约全书)圣经整体也是六十六卷,旧约三十九卷,以赛亚上卷也是三十九章;新约二十七卷,本书下卷也是二十七章,以赛亚书第一到三十九章论及神因人的犯罪而责备人。
同时预言公义的君王将要来临,行罚恶者,而以敬虔的选民得赎作为结束,充分把旧约的特质——神公义的审判表现出来。
以赛亚书第四十到六十六章,以基督的先锋开始,至预言神的仆人——基督受死以救赎人类为神救赎计划的关键点,接着神国在圣灵的引导下不断扩展,而以新天新地的实现作为结束,充分显示新约的特质——救恩的成全,是神安慰苦难中的选民的最佳礼物。本书根据两大主题:神的审判与神的安慰。
《先知》的主要内容是?
纪伯伦在《先知》中是以一位智者、一位“先知”、一位“至高的探求者”的身份出现,要人们去思考“生和死中间的一切”问题,其中包括爱与恨、美与丑、善与恶、罪与罚、工作与逸乐、理性与热情、法律与自由、婚姻与友谊、教育与宗教等等。他要把他所发现的“生活的美”传达给人们,他要把人类的“真我”披露给人们。他自信地掌握了“爱与美’的真理,他发现了“生与死”的秘密。而他所发现的真理,就是他在《先知》的尾声中说的,实际就是“你们意念中所知道的事情”,只不过他又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而已。而他所要披露的“真我”,实际上就是“人类本身所蕴藏的‘无穷性’”,而人们如果能摆脱精神上的一切束缚和枷锁,实现了本身所蕴藏的这种“无穷性”,那人们就会成为“巨人”,人类也就真正得到了自由。
先知有哪些主要内容?
《先知》内容概述:由于《先知》探讨了26个方面的问题,难以一一道来,只能择其一二,以窥全貌。
《论爱》:在第1节诗中,纪伯伦运用恰当的比喻,刻画了生动的形象,从而讲出了一个辩证的道理:“爱虽给你加冠,他也要把你钉在十字架上。他虽栽培你,他也刈剪你。”爱的力量是巨大的,既给你带来欢乐又给你带来痛苦。
在第2节诗中,诗人提出人们应该追求一种理想的和平等的爱,所以他说:“爱除自身外无施与,除自身外无接受。爱不占有,也不被占有。因为爱在爱中满足了。”只有这样的爱,才能把人引向圣洁,才能使人变得崇高。“如同一捆稻粟,他把你束聚起来,他舂打你使你赤裸,他筛分你使你脱壳,他磨碾你直至洁白,他揉搓你直至柔韧;然后他送你到他的圣火上去,使你成为上帝圣筵上的圣饼。”同时,进一步说明人们要想永远生活在爱的快乐中,那么,一切言行就必须听从爱的指引。
诗的最后一节,论述了“爱没有别的愿望,只要成全自己”的道理。爱,就是无私奉献,同时,也要把握好爱的尺度,“要知道过度温存的痛苦”。只要有爱在你身边,你就会永远幸福,“清晨醒起,以喜飚的心来致谢这爱的又一日”。
《论美》:诗人开宗明义,指出圣洁的美、崇高的美是不能强求的。“你们到哪里追求美,除了她自己作了你的道路,引导着你之外,你如何能找着她呢?”然而,只要我们热爱美、向往美,具有爱美之心,就一定会步入美的殿堂。
诗的中间部分,诗人列举出冤抑的、受伤的人,热情的人,疲乏的、忧苦的人、烦躁的人等对美的理解,都是根据他们特定的处境和心理需要,把美理解成各自不同的符合自己需要的东西,这完全是实用主义的表现。然后诗人说:“实际上,你却不是谈她,只是谈着你那未曾满足的需要,美不是一种需要,只是一种欢乐。”诗人认为:那些形形色色的人们谈论的不是美,他们也不懂得美,美在人的心中,它是灵魂快乐的不竭源泉。
诗人最后说:“在生命揭露圣洁的面容的时候的美,就是生命。但你就是生命,你也是面纱。美是永生揽镜自照。但你就是永生,你也是镜子。”在这里,诗人着重强调了生命本身就是美的道理。
《论友谊》选自纪伯伦的《先知》,它所触及的是读者经常遇到而又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友谊里,不用言语,一切的思想,一切的愿望,一切的希冀,都在无声的喜悦中发生而共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