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完整人类基因组首次被破译,研究人员到底破译出了什么?
近日传来了一份令全世界人民振奋的消息,号称生物科学登月计划的人类基因组序列破译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世界生物界顶尖级的近百位科学研究团队发表了第1个完整的无间隙的人类基因组序列,他们前无古人的在世界顶级权威学术杂志科学上同一期内连发6篇论文,详细论述了他们的伟大发现。
人类基因组计划被誉为生命科学的登月计划,试图探索人体的终极秘密,难度可想而知。1987年美国科学家率先开始有了这样一个伟大构想,当年美国能源部和国立卫生研究院拨了55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这一计划从1990年正式开启。人体是自然界最复杂、最神秘、最精密的组织,生老病死的所有秘密都藏在基因组序列当中,为了破解人类遗传和疾病发生的终极秘密,世界顶尖的生物科学家联手启动了该工程。
经过10年奋战,2000年,人类基因组序列的第1幅草图问世,尽管只是一幅草图,许多关键内容仍然没有搞清楚,但已经为临床研究、药物开发和医疗实践的发展发挥了出了巨大的指引作用。到2003年的时候,人类基因计划的科学家们完成了该计划的92%,剩下的8%难如登天。走完这仅剩的8%的路,他们呕心沥血用了20年。
这部分空白基因很难被测序,因为他们都是高度相似的DNA砖块,就如手上拿着很多相同的拼图碎片,想要跟其他的碎片粘合在一起一样困难。为了实现这8%的突破,来自于世界几十个研究院的近百位科学家组建了大型科研团体对每条染色体从一端的端粒再到另一端的端粒进行基因测序,今日终于完成了这项巨大的工程,用该项目领导者之一的艾克教授的话来说,我们在生命天书中读到了以前从未读到过的章节。如今这个研究突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使我们能够更清晰的洞察人类患遗传疾病、癌症病变、生老病死的终极秘密,对于医学、遗传学、药物学等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发展都极具推动作用。也许,很快就可以根治癌症,甚至很快就可以快速预防衰老!
清华团队15分钟破解19台手机,破解手机需要懂哪些技术?
清华大学刚刚发布一条重要发现,利用人脸识别技术的漏洞,“ 15分钟解锁19个陌生智能国产手机 ”,这个事件在第一时间就引起了无数网友关注。据悉,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设立的人工智能企业瑞莱智慧 RealAI 打造了一副眼镜,研究人员通过对抗样本攻击,破解了 19 款安卓手机的人脸识别解锁系统。这次测试共选取了20 款手机,其中1款是国外的,另外19款都是我们国产的智能手机,居来自排名前五的国产手机品牌,每一品牌下选取了 3-4 款不同价位的手机型号,覆盖低端机到旗舰机。
他们甚至还用抗样本破解了几款政务和金融App的人脸识别系统,冒充机主完成了银行开户。研究人员表示,第一步清华大学的测试人员,把19部国产手机,人脸识别全部绑定为旁边的“ 1号同学 ”;第二步,让旁边的同学、同事,拿起他的手机,进行人脸识别。请注意,这里直接识别非绑定人员的面部是无法打开的;第三步:将1号同学的照片,特别是眼睛部位图案打印并裁剪出来,贴到我们平时戴的眼镜上面。然后解锁成功了!
人脸识别到底存在哪些风险?风险又有多大?这些问题其实已经经常发生在社会里。关于“人脸识别”的技术发展,更多的可能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性,但也同时导致了一些新的问题,人脸识别技术到底是不是一个值得大力推广的方向,也是社会广为关注的问题。就简单拿这次破解手机人脸识别系统来说,就已经够让人惶恐的了。能够解锁手机就意味着能打开各种软件、随意更改密码、甚至可以支配手机里的虚拟货币。想一想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手机丢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万一捡到手机的人能利用面部识别技术解开你的手机,那么一切的隐私都将消失,彻彻底底变得透明。不仅仅是密码、账号有泄露的风险,聊天内容、聊天记录、隐私照片、隐私视频、机密文件都有可能被公之于众,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惶恐的事情。
而在人脸识别大热的当下,这件事也为人们敲响了警钟,不可过于轻信技术带来的便利,用便利让出自己的隐私,或许并不是一件正确的事情。首先,为了保护支付安全,一定不要将敏感的支付密码、解锁密码设置人脸解锁,因为确实有被破解的风险。为了安全性,大家尽量使用指纹解锁,或者密码解锁。其次,想要保护聊天隐私安全,可以选择带有应用锁的加密聊天软件,比如蝙蝠APP。这个软件主打安全加密,不仅可以设置软件开启时的锁屏密码,而且如果遇到坏人抢夺手机,可以直接在锁屏密码里输入销毁密码,账号就会彻底销毁,聊天内容、账号信息全部销毁,无法找回。而且为了能够保护聊天隐私,软件还设置了截屏提醒、阅后即焚、预设密信、双向撤回、匿名聊天等功能。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研究的深入,我们总会遇到一些大小的bug,而这些bug不应该是以泄露隐私为前提的。如果想要彻底保护好自己,那么在它有苗头的时候,就应该学会自我防御。
网传清华大学团队破解人脸识别,事情究竟是怎么样的?
人脸识别,这是什么技术?
人脸识别是有漏洞的,尤其是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安卓手机,安卓手机的人脸识别都是一种平面化的识别,只要面部特征与手机储存的这个识别信息,相似度超过阀值就会自动解锁,这个就有了漏洞就可以利用特殊的干扰值来对抗手机的相似度阀值,这样就可以实现人脸的解锁。
据说这项技术是由清华大学所研究出来的,使用瑞沃AI技术可以进行对抗样本攻击破解19款安卓手机的这个识别系统,就包括很多的金融软件的登录识别,可见我们现在国产的安卓系统的这个人脸识别系统是有漏洞的不安全,因为从安全性上来说指纹识别更好一些,原始的密码识别是最安全的,因为除了有人知道密码之外,其他时间解不开,但是像人脸的话长得差不多就能解开,自己身边是真是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了。
自己大学时候有两个室友,他们如果从人的肉肉眼上来看的话是有明显的差别的,只不过脸型很像,然后他们就可以相互解锁对方的人脸识别的手机,那个时候差不多是在一年前或者两年前,自己大学的同学他们就可以做到这个相互解锁,但明显他们两个长得不一样的,所以那个时候的人脸识别技术还不足够安全,现在国产的这个人脸识别手机也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平面化,识别也就是2D系统,它就跟照片一样。
在这场测试之中只有顶住了,因为苹果的手机使用的是3D人脸识别系统,他对于你的面部特征,比如说你鼻子的高低,嘴唇的薄厚,眼睛的凸起程度,脑门儿的凸起程度,这都是有数据采集的,不是长得差不多就可以的数据的,这个阀值更加高,而且涉及到了三维信息的采集,那自然就会更安全,但是这个3D的人脸识别是安全性更高的成本也更高了呀,国产的手机基本上都不会用,这个增加了手机运行的负担,也让算法优化出现了更多的困难。
中国的手机能够一直受到市场的欢迎是有其道理的,我们愿意支持国产的手机,但是也要承认这个差距,人家那个人脸识别安全性做的确实就是好,我们是平面化的,识别人家是立体化的识别这个就是根本性的差异。立体化的识别现在的国产厂商一个技术来说也不是做不到,而是成本太高了,真正去做算法优化的话,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给手机也带来了更大的负担,所以没有大规模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