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黑客帝国》这部片到底想表达什么思想来的?``都看了三遍,很好看`但不知道它的主题?
- 2、《黑客帝国》究竟想表达什么样的哲学?
- 3、求哲学片,最好全列出来!!!
- 4、《黑客帝国》表达了怎样的哲学思想?
- 5、好莱坞电影是怎样与东方哲学很好的结合,例如黑客帝国
《黑客帝国》这部片到底想表达什么思想来的?``都看了三遍,很好看`但不知道它的主题?
《黑客帝国》里面所包含的哲学思想以及科技知识还有丰富的想象力是很少有其他电影能比拟的。它体现着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价值观。不知道各位看没看过《黑客帝国》的动画版本。那算是一个对于MATRIX世界的补充和丰富。
MATRIX的世界系统非常的严密,很少有逻辑性不合理的漏洞。具体的我就不说了,我解释一下为什么最后人类为什么会得到和平,机器还没被消灭。
所有的人,包括绝大多数的观众、郇山的市民、战士们(锡安只是一个音译,根据文献因该是这个名称。相信看过《达芬奇的密码》一书的人都会有所了解)还有在跟MATRIX工程师谈话之前的尼奥都深信尼奥是救世主,可是他们错了。 MATRIX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可以将其视为一个与真实世界基本一致的网络游戏,玩家就是那些作为“电池”的现实生活之中的人类。然而这个系统并非完全的完善,有各种各样的Bug以及系统自动维护的补丁程序。但是所有的这些漏洞会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累积。当到达一定的量,系统就会崩溃(尼奥所处的崩溃就是史密斯这个病毒程序),最严重的结果就是造成所有的人类死亡,机器也会因为没有能量而灭亡。所以系统会挑选出这一届的“The One”由他来挑选一定的人类重建郇山,也就是第二集尼奥最后两个门中另一个的选择。但是这一届的“The One”没有选择拯救人类,而是选择了爱情,即救出崔尼蒂。于是机器方面认为MATRIX系统终将趋于毁灭,便要在自身毁灭之前将人类全部毁灭。尼奥去机器城向机器文明签订条约——由尼奥来恢复MATRIX的稳定,即消灭不受MATRIX控制的已变成病毒的密探程序史密斯,从而换取郇山的安全。由于双方实力对比是机器文明是明显强势,所以非感情智慧的机器文明出于自保答应了这一条件。当尼奥身为补丁程序(或者是针对性杀毒软件)完成了使命,将所有的史密斯程序都清除。这样一来,所有被史密斯感染的程序恢复正常(基本上所有的程序都被感染了),系统也随之恢复了平衡。机器文明便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和平,停战。 还记得最后先知问工程师会否守约时它的回答么:你以为我是什么?人类么?真是无情的讽刺啊,一丝不苟的机器文明是绝对不会背信弃义的。
大众普遍喜欢《指环王》而对《黑客帝国》的评价不甚高是因为它是一个小众的电影。它的结局不为人所喜。是客观的、但是也是悲观的。从另一观点上,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机器文明是高于人类文明的存在。C文明(有碳元素为主体的有机物组成的文明)所知造出来的Fe文明(以钢铁为主体的机器文明)是高于创造者的。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黑客帝国》究竟想表达什么样的哲学?
黑客帝国是隐射这个世界的运转方式,你所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 ,都不是真实的,每个人都是被设定好的,你可以参考“地球监狱论”来理解,每个人的灵魂都是不灭的,这是高维度存在,而肉体囚禁着我们的灵魂,整个世界被共济会和共济会以上的组织操控,甚至是运转方式都是设计出来的。在这个世界里的东西都不真实,你需要通过一切方法,让自己醒过来,也就是认识到“母体”的存在,你才算是真正的“活过来”。
求哲学片,最好全列出来!!!
《苏菲的世界》,涵盖全人类的哲学史;
《十诫》,十部精美的寓言故事;
《蝴蝶效应》,你不是孤立的活在这个世界;
《黑洞频率》,如果能回到过去,你会改变什么?
《楚门的世界》,人生如戏,亦或戏如人生?
《绿里奇迹》,不同意义的生命在这里跨越;
《黑客帝国》1、2、3,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最终决择。
《黑客帝国》表达了怎样的哲学思想?
黑客帝国》之所以有别于一般的哲学讨论,又在于它是一部娱乐性很强的商业电影,尽管广大受众并不一定都会被引导到去思考那些艰深抽象的形而上学问题,但毕竟使这种思考成为潜在的可能。此外,它又把当下流行于世的高新科技,如电脑、数字技术等引入,使其成为一个虚幻世界的技术支撑,使其看上去更具有某种可信性,这又潜在地引入了一种高新科技恰恰可以带给我们更精致的骗局的潜台词。更为高明的是,即使对于那些并不想看过电影之后就去思考哲学问题,甚至对于那些本根本就不想思考哲学问题的观众,这部电影依然充满了令人惊叹的视觉震撼和娱乐性。
我们经常抱怨国产电影不好看,中国电影人也经常把这种情形归罪于某些外部原因。让我们设想,即使那些国产片的编剧、导演、制片和主角们拥有了极大的自由空间,他们就能拍出《黑客帝国》这样的片子吗?这背后的潜台词也就是:他们有这样的哲学修养吗?
□ 你的质问虽然确实也有合理性,但听上去有点过于苛求中国电影人了。有人说“哲学在中国早已臭大街了”,这当然不是持平之论,但如果我们读一读这本《黑客帝国与哲学》就会发现,我们缺乏哲学思考。哲学思考的空间几乎可以说是无限的,即使存在某些刚性约束,仍然有无限广阔的思考空间,怕就怕人们失去进行哲学思考的习惯。中国的电影人没有拍出《黑客帝国》那样的影片,这不构成指责他们的理由——毕竟全世界的电影人中也只有少数几个拍出过类似的影片。但是当《黑客帝国》在中国大举公映之后,中国的哲学家们并没有作出过类似西方同行的思考,这才是值得反思的。
■ 呵呵,你又把我们谈话的矛头从中国电影人转向中国哲学家们了。当然,至少从现象上看,我们这里的哲学家们通常确实显得比较“清高”,似乎不屑与电影大片这种通俗的东西扯上关系,至少是没有像国外的一些哲学家们那样,能专门写出讨论《黑客帝国》的哲学论文集来。而这样的“清高”,在有保持哲学的高雅地位这一好处的同时,也更让哲学远离了本有可能对之产生兴趣的公众。而我们当下在大力推动提升公民的科学素养的时候,似乎也鲜有人来呼吁提高公民的哲学素养。
好莱坞电影是怎样与东方哲学很好的结合,例如黑客帝国
“不虞之誉与求全之毁”是金庸先生回应王朔的一篇文章名。今日影虫拿来为自己的这篇歪论冠名实有大不敬之嫌。并且,这句话中所流露出的中庸气息也似乎与影虫一贯的脾气秉性不符。中庸的文章写好了可以两不开罪甚至左右逢源,但砸锅了就两边不是人了,这道理影虫焉有不懂之理。但因[黑客帝国2]所引发的论战终于让我感到了极端思维的可怕。本来想趁热打铁将此文写出,却又实在缺乏“顶风作案”的勇气,这一拖就到了现在。
表明立场需要清晰明确的观点不假,然而任何理性的探讨一旦落入锱铢必较的陷阱就很容易滑向小丑骂街的领域。辩论变成了袒护、交流演变成攻讦,双方各说各话,谁在对方眼里都是最可悲的人,哪里还可能有半点收获。这次[黑客]论战让影虫回想起了上次周老大那篇编译、汇总他人的[星战]评论(注:文章并不是周老大所写的)所遭到的“星迷围攻战”。影虫并不是星战迷,对片子的了解也是泛泛,所以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触。
但这次不同,[黑客帝国1]影虫不仅喜欢,而且非常欣赏导演的创新手法,对影片中所蕴涵的哲学思维和禅宗意识也是如痴如醉。和所有黑客迷一样,影虫对[黑客2]的期盼早已渗入到情感的最深处。但即便是这样,我对[黑客2]的评价仍然定位于“一部风格独特、并且赋有开创精神的优秀娱乐片”。
但是如今的很多黑客迷是不齿于将[黑客2]和娱乐片挂钩的。似乎一提娱乐二字就玷污了[黑客2]高贵的身价,就贬低了[黑客]的成就。这种理解存在两个误区:一、娱乐片绝非是低劣弱智的代名词,就好比很多动画片根本不适合孩子观看一样,娱乐片完全可以,并且能够具有超过艺术片的思想深度。二、[黑客2]影片杂糅了很多不同领域的文化,并将之融合在一个新颖的故事框架里。它哲学与禅学的思考意识发源自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土壤,但这一切都与故事本身保持了最佳的混合比。一方面,思想抬高了娱乐的身价,让故事具有了多重思辨的可能;另一方面,娱乐又稀释了思想的晦涩,让不喜欢深挖细究的观众同样可以看的饶有趣味。
这种平衡是[黑客]影片第一集成功的法宝,不过最有意思的是,这种独特的风格却成为了将[黑客]迷分化成为“感受派”与“理解派”的罪魁祸首。
所谓“理解派”就是那些对[黑客]隐含在故事以下的任何一丁点信息都不放过的朋友。大到影片中场景的设置,小到人物的某一句对白甚至某一个举动直至细微到一个饰物的出现与消失等,都可以吸引“理解派”皓首穷精的去找到存在的原因和必然产生的价值。这情形犹如“大话迷”们可以清楚的记得白晶晶同学在第几个场景里的月亮是方形的?而这方形的月亮又可以隐喻时间穿梭云云。
影虫不是说这样的研究毫无价值,[黑客]的原创者肯定是受到了传统哲学与东方禅学的影响。而他们力求在影片中表达这种思想的欲望也非常强烈。透过故事本身适当的做思想的溯源工作对理解影片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一个影迷素质的体现。但这样的探究工作一旦失控就很容易受到虚幻成就的蛊惑而陷入不自知的自我陶醉。理解对欣赏一部作品而言固然重要,但它不是唯一正确的渠道。
好比我们十分佩服那些品评洋酒的高手可以仅凭看、嗅、尝就能准确判定出酒的类型、品牌、年代、质地、甚至葡萄原产地来。不过对于绝大多数的饮者而言,这种技术并不具有实用价值。酒最大的价值不是让品者去分析然后打分。它的终极价值其实很简单,就是让饮者产生生理上的愉悦,让酒的美味和酒精的刺激同时作用于舌苔和大脑,并共同催动饮者的情感。从这个方面来看,一杯XO和一杯二锅头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只不过我们太聪明了,夸大了这种分别。影虫猜测,最聪明的人其实都不懂喝酒,因为他们都太清醒、太理智了。不敢让酒精轻易的麻醉自己的大脑,至多只敢凭借敏锐的味觉品尝一口酒的美味,去做一名一流的品酒师足以。
同理,电影也不是单为分析和探讨而存在的。将电影的每一个部分都肢解开并拿到显微镜下做切片分析好像很专业,但这样就无疑是杀死了一个鲜活的生命,让艺术沦落为方程式的标准答案,而我们也只是在做一件类似于验尸官的工作,所得永远小于所失。
与“理解派”截然不同的是,“感受派”对于[黑客]最无法容忍的恰恰是它的思想性。他们对人物间喋喋不休的说辞和云山雾罩的对白气的冒火。感觉这不仅阻碍了影片的节奏甚至让整部作品变的荒谬可笑。以往的好莱坞作品的确不会在任何一部以娱乐为导向的作品里“强加”这么深厚的思想。因为它的目标观众多数属于中学生,太过深奥的作品会让其望而却步的。但[黑客]不是这样的影片,换句话说,它决不甘心于做一部传统意义上的娱乐片。它要开创一种风格,不仅是技术上的,而且连同骨子里的叙事方式也一同颠覆掉,这就让很多朋友无所适从了。因为眩目的特效好消化,深邃的思想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理解并豁然贯通的。影虫就有一个朋友坦言看了三遍[黑客1]还是不明白。这里面有个思维定势的因素,如:不习惯影片故事那强烈的唯心主义倾向。但最根本的原因我想是我们都低估了娱乐片的厚度,仍然沿用以往好莱坞作品的智商指数去看待[黑客2],当然就不够用了。
用纯感官刺激的标准去衡量娱乐片的良莠很象是以貌取人。我不管你的内涵如何,只要看着顺眼就成。这么对待一部影片固然不失为一种态度,而且说心里话,绝大多数的影视作品都不具有劳烦智力的潜力。只要催动情感,让心绪伴随人物、剧情一同起伏荡漾,最后在精神上得到属于自己的愉悦就足够了。但当面对一部真的有思想深度的作品时,任何感情用事的谩骂都是荒唐可笑的。因为这只能反衬出观者的懒惰和浅薄。
[黑客2]相比较第一集而言,无论是思想的深度还是广度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对导演这种手法的成功与否影虫持保留意见,但若就此批判[黑客2]是一部垃圾片实在是有失公允,甚至显得有些可笑了。抛开思想部分不谈,单看影片的娱乐部分也是出类拔萃的。[黑客]不是象很多批判者所说的那样在做无聊的抄袭组合。相反,它借鉴不同优势文化并改造成自己风格的技术相当精湛。对这一点漠视不理而硬要将影片打入烂片之列的朋友我感觉实在是意气用事。更让影虫不解的是,平时我们批判好莱坞弱智作品侮人智慧,为何一部可以发挥我们分析力潜能的作品真正问世后,我们反而要当其是怪胎而恨不能立刻将其一把掐死而后快呢?
说句心里话,影虫真的不希望[黑客帝国]系列片变成另外一个宗教式的图腾。(如:星战系列)因为那样就将更多的观众阻隔在了外面。只有超级崇拜者才会喜欢、才会理解的[黑客]想来不是导演所追求的境界。由少数崇拜者馈赠的“不虞之誉”除了聊以自慰以外真的无甚价值。影虫也希望那些对[黑客2]动辄破口大骂的朋友可以尝试放下因欣赏习惯而导致的骄横。“求全之毁”不是个性的体现,作为一个影迷,承认自己对一个领域的无知并不可耻,相反,死搂着无知者无畏的姿态四处放炮才显得尤为可笑。
参考: